截至11月2日,經過21年的滾動開發,長慶第二采氣廠累計生產天然氣超1000億立方米,達到1000.11億立方米,相當于2500萬戶家庭21年的天然氣用量,按照同等燃燒值熱量的燃煤計算,給環境減少了600萬噸有害懸浮顆粒及5.27億余噸的二氧化碳排放,為優化國家能源結構、保障國家能源安全作出了積極貢獻。
第二采氣廠主要負責鄂爾多斯盆地東部榆林氣田南區、子洲氣田、神木氣田的開發建設和生產運行管理工作,承擔著向華北地區、榆林市城區及周邊縣城和鄉鎮的工業及民用供氣任務,肩負著靖邊氣田、蘇里格氣田大部分天然氣轉輸任務,作為長慶氣區向陜京一、二、三線供氣的樞紐和咽喉,21年來,累計轉輸氣量超2750億立方米,占全國天然氣消費量的十分之一,重要性越發突顯。第二采氣廠廠長、黨委副書記晏寧平介紹道:“我們現在已擁有天然氣處理廠5座、集氣站56座、管理生產氣井2799口,年生產能力突破80億立方米,是長慶油田最具成長性的采氣廠。”
自2000年開發建設以來,第二采氣廠按照“穩定榆林、子洲氣田,加快神木開發”的工作思路,克服“三低”氣藏地質特征和煤礦重疊區域廣泛等復雜局面,通過技術創新,逐步形成了致密氣藏疊合有利區篩選、氣煤互讓同采、多層系立體式大型叢式井組開發、老井挖潛等多項主體技術系列,獲得中國石油“油氣田開發管理先進單位”“高效開發氣田”等榮譽稱號,打造了氣田高質量發展的樣板。
建一座氣田,留一片綠洲。第二采氣廠堅持環保優先原則,在保護中開發、在開發中保護,堅決不欠生態賬,積極踐行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發展理念,以碳達峰、碳中和為目標,通過數字化轉型、智能化管理,清潔化生產、低碳化發展,風險化合作、一體化運行,率先打造綠色、智能化、零碳采氣示范作業區,用實際行動助力打贏“藍天保衛戰”,建設美麗中國。
履行社會責任,彰顯央企擔當。第二采氣廠積極履行“經濟、政治、社會”三大責任,投資上億元支持精準扶貧、道路援建、美麗鄉村振興等公益性事業,推進“氣化鄉鎮”工程,每年向地方供氣超9億立方米。特別是在每年的冬季高峰供氣期間,全廠干部員工以“守咽喉樞紐,保萬家溫暖”為榮,眾志成城、勠力同心,舍小家、顧大局,主動扛起央企責任,將“滾滾暖流”送進千家萬戶,將愛國之情化為愛國之行,生動實踐了中國石油“奉獻能源、創造和諧”的企業宗旨。